教育部辦公廳、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疾控局綜合司關于科學保護兒童遠視儲備量的通知
教育部辦公廳、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疾控局綜合司關于科學保護兒童遠視儲備量的通知
教育部辦公廳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
教育部辦公廳、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疾控局綜合司關于科學保護兒童遠視儲備量的通知
教育部辦公廳、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疾控局綜合司關于科學保護兒童遠視儲備量的通知
教體藝廳函〔2025〕4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衛生健康委、疾控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衛生健康委、疾控局: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進一步推動幼兒園和小學全面落實《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光明行動工作方案(2021—2025年)》《關于切實抓牢幼兒園和小學近視防控關鍵階段防控工作的通知》,科學認識保護兒童遠視儲備量對于預防近視發生的重要意義,推動近視防控關口前移,多措并舉保護兒童遠視儲備量,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科學認識遠視儲備量。新生兒的眼球較小、眼軸較短,雙眼處于遠視狀態,這是生理性遠視。此時屈光度數約為遠視250—300度,稱之為遠視儲備量。隨著兒童年齡增長和生長發育,眼球逐漸長大,眼軸逐漸變長,遠視儲備量呈逐漸降低的趨勢,直至12—15歲發育為正視眼。遠視儲備量不足是指裸眼視力正常,睫狀肌麻痹后屈光狀態雖未達到近視標準但遠視度數低于相應年齡段生理值范圍。遠視儲備量下降,是近視發生的早期信號,兒童遠視儲備量不在正常范圍內可能存在近視隱患。切實保護好兒童正常的遠視儲備量,防止過快消耗,能夠有效預防兒童近視發生。
二、分年齡段綜合施策。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指導幼兒園和小學,針對不同年齡段兒童的生理發育特點科學開展近視防控工作。各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指導醫療機構加強科普宣傳,幫助家長和兒童掌握科學用眼知識,改變不良用眼行為,防控近視發生。各地衛生健康、疾控行政部門按職責加強專業指導,推廣適宜技術,對遠視儲備量不足的兒童進行分類管理和干預。建議0—3歲幼兒禁用手機、電腦等視屏類電子產品,不過早過多近距離用眼,多到戶外沐浴陽光,保證每天10小時以上睡眠。3—6歲學齡前兒童應以戶外游戲為主,盡量避免接觸和使用手機、電腦等視屏類電子產品,減少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幼兒園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班名義開展“小學化”教育,鼓勵設計視覺追蹤類的運動和游戲項目,滿足學齡前兒童游戲活動需要。小學要制定并實施與小學生身體發展相適應的體育鍛煉計劃,保障小學生每天2小時戶外活動時間,培養小學生良好的用眼習慣,避免用眼過度提前消耗遠視儲備量。
三、加強眼健康檢查。各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指導婦幼保健機構、具備條件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遵照《0—6歲兒童眼保健及視力檢查服務規范(試行)》,結合國家基本公共衛生0—6歲兒童健康管理項目,在兒童24月齡(2歲)、36月齡(3歲)、4歲、5歲、6歲時開展屈光篩查,監測兒童遠視儲備量。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小學要落實每學期2次視力監測制度,保障必要的檢查設備,開展小學生視力和遠視儲備量監測工作,規范記錄檢查結果,密切跟蹤學生視力變化,特別關注兒童眼軸和遠視儲備量的發展趨勢,根據年齡評估遠視儲備量,盡早發現近視隱患,及時向家長反饋。有條件的地區可逐步在幼兒園推廣學齡前兒童定期屈光篩查,各地婦幼保健機構、具備條件的醫療機構做好技術支持。
四、精準實施預警管理。各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指導婦幼保健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加強對0—6歲兒童眼健康檢查結果的評估,建立兒童眼健康電子檔案。對遠視儲備量消耗過早過快的兒童,及時指導家長和兒童改變不良用眼習慣,預防近視發生。對發現有其他眼健康問題的兒童,及時到專業醫療機構做進一步診斷和干預。支持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建立統一的眼健康管理監測平臺,動態管理視力檢查結果和相關數據,加強指標分析,強化預警預判。幼兒園、小學對檢查出視力指標異常、視力正常但有近視高危因素或遠視儲備量不足的兒童,實施精準預警、重點干預,建立轉診機制,建議家長及時帶兒童到相關專業醫療機構接受睫狀肌麻痹后醫學驗光等專業檢查,明確診斷并在醫生指導下選擇科學的防控措施,預防兒童近視發生。
五、推動家校協同防控。家長以身作則,減少在兒童面前使用電子產品,尤其在寒暑假要控制兒童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創造良好的家庭視覺環境,及時調整兒童學習用桌椅高度,教育兒童堅持“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睛與書本距離應約為一尺、胸前與課桌距離應約為一拳、握筆的手指與筆尖距離應約為一寸)的正確坐姿,嚴格遵循“20—20—20”法則,每次近距離用眼20分鐘,抬頭遠眺20英尺(約6米)外不少于20秒,適時休息眼睛,多途徑增加親子互動和戶外活動。小學要合理安排每學期體育課時,鼓勵小學生課間走出教室,布置課外體育家庭作業。通過家長會、家長開放日等途徑,向家長普及科學用眼知識和育兒理念,指導家長改善兒童不正確的用眼行為,切實保護兒童遠視儲備量。
六、深化專業科普宣教。各地教育、衛生健康、疾控行政部門密切配合,統籌婦幼保健機構、綜合醫院、?漆t院、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等近視防控專家資源開展科普宣傳,提升近視防控知識科普的科學性、專業性,積極引導教師和家長提高保護兒童遠視儲備量的意識,掌握近視防控的有效方法。各地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做好校醫培訓,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指導醫療機構提供培訓師資,提升校醫從事近視防控工作的業務技能和專業素養,在校內更好地組織開展保護兒童遠視儲備量方面的健康教育活動,營造家、校、醫、社共同關注兒童眼健康的良好氛圍,落實抓早抓小,從源頭上減少近視發生。
教育部辦公廳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國家疾控局綜合司
2025年10月28日